Please login first

2025材料涂层科学与技术研讨会(MCST'2025)

Part of the Coatings series
Part of the MCST series
21–23 November 2025, Wuhan, China

涂层, 薄膜, 表面与界面的科学与工程, 等离子体涂层, 表面与界面, 腐蚀, 磨损与侵蚀, 生物活性涂层与生物界面, 陶瓷涂层与工程技术
Bookmark
Bookmark event Remove event from bookmarks
Add this event to bookmarks
Event Registration Contact Us

本次会议正在召开中,最新日程详见:https://sciforum.net/event/MCST2025?section=#ConferenceProgram

报告信息:
邀请报告
(Invited Presentation)时长为 20 分钟(含问答环节),口头报告(Oral Presentation)时长为 15 分钟(含问答环节),报告材料(PPT)及报告语言均为中文

发票开具:
会议现已可以开票,本月发票开具截止日期为11月25日,逾期可于下一个工作日12月1日中午前后继续开具,详情可参考发票指南

联系酒店:
如需预订酒店或有其他相关问题,请扫描以下二维码自行办理。
欧亚酒店联系电话:17762549687




会议简介及时间地点

为加强涂层科学与技术领域专家学者的科技交流,促进涂层技术应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MDPI 国际期刊 Coatings 联合中国硅酸盐学会特种陶瓷分会将于2025年11月21-23日武汉市举办“2025材料涂层科学与技术研讨会”。

本次会议设置了7个专题,涵盖了涂层表面的应用相关领域。邀请了知名专家学者做大会报告及邀请报告,会议组委会热忱欢迎涂层技术领域的科研与开发工作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及研究生出席本届盛会。

会议基本信息
会议名称:2025材料涂层科学与技术研讨会
会议时间:
报到:2025年11月21日
开会:2025年11月22-23日
会议地点:武汉欧亚会展国际酒店

会议日程

我们很高兴地通知您,本次会议具体日程现已上线。请注意,日程安排可能会有细微调整,请以本网站发布的最新版本为准。
请点击此图标下载完整版会议日程,以查看您具体的报告时间。

会场名称:武汉欧亚会展国际酒店
地址:
中国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金银湖路 20 号

主会场:

北京厅

分会场:
武汉厅、珠海厅、澳门厅、广州厅

餐饮
11月22日自助午餐:鎏金殿
11月22日晚宴:北京厅

签到处开放时间:
11月21日: 14:00–18:00
11月22日: 7:30–18:00
11月23日: 7:30–12:30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MDPI
MDPI由林树坤博士创办于1996年,是全球领先的开放获取出版机构之一,总部位于瑞士巴塞尔,同时在中国、西班牙、塞尔维亚、英国、日本、罗马尼亚、加拿大、波兰、新加坡、泰国以及韩国设有分公司。MDPI在中国5个城市设有办公室,主要承担瑞士MDPI编辑出版相关的离岸外包业务,分别位于北京、湖北武汉、天津、江苏南京、辽宁大连。

Coatings (ISSN: 2079-6412,IF: 2.8, CiteScore:5.4,Ei Compendex)
Coatings是一个国际性、同行评审的开放获取期刊,专注于涂层与表面工程领域,由 MDPI 每月在线出版。韩国摩擦学学会(KTS)和中国微纳技术学会(CSMNT)与Coatings期刊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会员可享受文章处理费用(APC)优惠。

承办单位

中国硅酸盐学会特种陶瓷分会
中国硅酸盐学会特种陶瓷分会始建于1980年,是中国硅酸盐学会下属的特种陶瓷领域的全国性学术团体,是我国特陶领域的权威学术组织,现挂靠清华大学。该学会组织机构由理事会,常务理事会,正副秘书长,正副理事长组成。学会现下设结构陶瓷、功能陶瓷、生物陶瓷、陶瓷粉体和科普教育及产业化促进六个专业委员会,学会会员由全国该领域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界及有关政府部门人士组成。

协办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1952年,1981年“材料学”获批首批博士点,2007年评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涵盖三个二级学科,其中两个为国家重点学科。学院拥有多个国家级科研与教学平台,包括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师资队伍包括2名院士和多名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学院设有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和多个研究生专业,承担大量科研项目,累计经费超8亿元,获多项国家级科技奖励,发表大量高质量研究成果。

大会报告人

郭胜锋
西南大学

郭胜锋,西南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教授、副院长,博士生导师。2005年获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2010年获博士学位,先后在香港理工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等机构从事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亚稳金属材料(非晶合金、高熵合金)的力学与腐蚀行为、极端环境服役材料及生物医用金属材料。在铁基非晶合金强韧化及高温非晶合金研发方面具有特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项目20余项。在 Scripta Materialia、Applied Physics Letters 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130余篇,被引3500余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曾获重庆市自然科学二等奖、川渝产学研协同创新成果一等奖等,并担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镁合金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相关分会委员等职务。

报告题目:《极端环境服役金属材料涂层技术》

梁春永
河北工业大学

梁春永,2008年毕业于天津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河北工业大学“元光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北省拔尖人才,河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福建省“闽江学者”讲座教授。担任河北省生物医学材料与智能诊疗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再生铝合金汽车零部件制造河北省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天津市X射线分析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生物复合材料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生物医用复合材料分会常务委员等学术职务。

报告题目:《金属医疗器械微纳功能化表面构建研究》

所新坤
宁波大学

所新坤,教授,博导,浙江省千人计划创新长期特聘专家,宁波市领军拔尖人才第一层次,宁波大学A类学术领军人才,多维增材制造研究所所长,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学术一部主任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常务委员,中国钢铁协会冶金机电标委会委员,浙江省工程师学会理事,浙江省汽车行业工程师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专家,《材料保护》编委,《稀有金属》青年编委等。近年来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基础科研、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0余项,发表SCI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制订地方标准1项,行业标准2项,率领团队在新材料研发、二维涂层和三维打印等领域开展研究,形成的多项技术成果应用新能源、军工等领域。

报告题目:《Development of Thermal Spray in Alkaline Water Electrolysis‌ Electrodes》

赵晓峰
上海交通大学

赵晓峰,2007年博士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现任上海交大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主要研究高温材料与防护涂层。开发的低热导热障涂层2012年至今,超过4000台航空发动机应用,节约燃油330万吨;开发的轻质低热导航天热防护涂层,应用于长征六号甲我国第一代固液运载火箭,解决了大热流防热难题,2022至今支撑10余次发射任务;发表论文2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0多项(美国专利2项)、邀请报告60次、制定国家标准2项;担任中国金属学会、中国材料研究会、中国稀土学会等4个学会委员/理事。

报告题目:《氢混燃料燃机热障涂层材料设计及性能研究》

徐大可
东北大学

徐大可,东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英国腐蚀学会会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英国材料、矿物与采矿学会会士。主要从事金属材料的微生物腐蚀机理和防治的相关研究、海洋防污涂层的研发及抗菌金属材料的研发。SCI总引用15000余次,H因子70;入选爱思唯尔2023“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为微生物腐蚀领域全球高被引论文数量最多的学者;在Nature Review Microbiology (影响因子88.1) 发表了国际上首篇关于微生物腐蚀研究的综述论文,并被选为封面论文。

报告方向:《海洋用金属材料的微生物腐蚀与防治》


张如范
清华大学

张如范,清华大学化工系长聘副教授、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组部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中国颗粒学会青年理事、中国化学会奖励推荐委员会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工学会专业会员、中国能源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Coating编委、SusMat、Carbon Future、Carbon Energy、Carbon Neutralization、Carbon Innovation、Particuology、Clean Energy及Exploration青年编委。主要从事纳米碳材料以及光热调控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与性能表征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军委科技委重点项目、军委科技委基础加强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中石化重点项目、石化联合会项目、中石油科技创新基金、鄂尔多斯实验室项目等项目十余项。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撰写学术专著6部。

报告题目:《高性能光热调控材料

会议主席/组委会

一、大会主席

二、组委会(按姓氏字母排序)
姓名 单位/机构 姓名 单位/机构
曹华堂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 陈万平 教授 武汉大学
樊恒中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高兆和 副教授 上海大学
郭鹏飞 副研究员 太原理工大学 黄海涛 教授 香港理工大学
黄洪涛 副教授 中山大学 黄文质 研究员 国防科技大学
胡瑜兰 副教授 浙江大学 蒋军 副教授 南京林业大学
李和平 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 李建中 教授 东北大学
林华泰 教授 广东工业大学 刘建喜 研究员 西北工业大学
刘宣勇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乐恢榕 教授 清华大学
罗丽荣 助理研究员 上海交通大学 陆杰 副研究员 上海交通大学
欧阳俊 教授 齐鲁工业大学 邵涛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宋玉军 教授 北京科技大学 孙立东 教授 重庆大学
涂溶 研究员 武汉理工大学 王亮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王立强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 徐杰汉 副教授 香港大学
杨冠军 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 张俊彦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张茂 副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 赵晓峰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
张如范 副教授 清华大学

分会报告人

S1. 表面防护涂层

分会主席:


刘建喜
西北工业大学


樊恒中
中科院兰州化物所


孙立东
重庆大学


黄文质
国防科技大学

邀请报告人:


刘建喜
西北工业大学


樊恒中
中科院兰州化物所


孙立东
重庆大学


黄文质
国防科技大学


陈平虎
南华大学


鞠洪博
江苏科技大学


高凯雄
中科院兰州化物所


王军军
重庆理工大学


陈浩
诺丁汉大学(宁波)


王衍飞
国防科技大学


刘钰博
中科院兰州化物所


庞立龙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S2. 喷涂技术

分会主席:


王志远
哈尔滨理工大学


刘梅军
西安交通大学


王亮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所

邀请报告人:


潘伟
清华大学


黄文质
国防科技大学


王亮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所


王志远
哈尔滨理工大学


刘梅军
西安交通大学


杨帆
上海交通大学


宋鹏
昆明理工大学


高培虎
西安工业大学


罗丽荣
上海交通大学


欧阳迪
武汉理工大学


单萧
上海交通大学

S3: 生物与生医涂层

分会主席:


宋玉军
北京科技大学


蒋军
南京林业大学


徐杰汉
香港大学


梅俊
上海海洋大学

邀请报告人:


徐杰汉
香港大学


梅俊
上海海洋大学


蒋军
南京林业大学


宋玉军
北京科技大学


赵云
中国农业大学


汪希奎
贵州大学


杨武芳
中科院兰州化物所


沈羽
南京林业大学



S4. 沉积技术与应用

分会主席:


李建中
东北大学


薛彦鹏
北京科技大学


郭鹏飞
太原理工大学

邀请报告人:


涂溶
武汉理工大学


薛彦鹏
北京科技大学


郭鹏飞
太原理工大学


李建中
东北大学


田野
中北大学


尹华意
武汉大学


郝龙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刘包发
宝钢股份中央研究院


高兆和
上海大学


王启伟
暨南大学


汪国庆
南京林业大学



S5: 光功能涂层

分会主席:


高丽红

北京理工大学


马广义
大连理工大学


曹华堂
华中科技大学

邀请报告人:


吴宇
北京理工大学


马广义
大连理工大学


曹华堂
华中科技大学


孙剑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邹永纯
哈尔滨工业大学


杨明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吴建红
宁波工程学院


张茂
华中科技大学


杨丽霞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S6. 新能源涂层

分会主席:


李和平
华中科技大学


魏强
河北工业大学

邀请报告人:


李和平
华中科技大学


魏强
河北工业大学


张涛
广州大学


香承杰
重庆交通大学


陈万平
武汉大学


黄洪涛
中山大学


王梦然

中南大学


邢伟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张锋华
北京化工大学

S7: 文物保护涂层

分会主席:


潘皎
北京科技大学


胡瑜兰
浙江大学

邀请报告人:


潘皎
北京科技大学


胡瑜兰
浙江大学


查剑锐
北京科技大学

摘要投稿

提交方式
本次会议仅接受摘要投稿,请点击此按钮,提交您的摘要(注册邮箱和投稿邮箱请保持一致)。



摘要要求

会议接收中文摘要投稿 (字数不限),作者也可根据需要自行提交英文摘要

交流方式
提交摘要可以选择以口头报告或海报展示(或两者皆选)的形式进行展示。
经分会主席和大会主席评估后,您将在 2025年10月27日 前收到通知是否被选中进行口头报告或海报展示。

口头报告
口头报告环节时长为15分钟(含陈述与问答),演示文稿和报告语言为中文。请报告人使用PowerPoint或类似软件准备演示文稿,会议前我们将发送幻灯片上传链接。

海报展示
每位报告人将获提供一块竖式海报展板,尺寸为 80 cm × 140 cm本次会议的海报将由组委会统一制作,请各位作者于11月12日中午12:00前 将符合尺寸要求的电子版海报上传至系统,或发送至会务组邮箱mcst2025@mdpi.com,逾期未提交者需自行准备门型展架海报。
您可以使用我们的免费模板制作海报,海报模板可在此处下载

截止日期
网络提交摘要截止日期为2025年10月16日,通讯作者注册截止日期为2025年11月5日在此日期之后无注册的稿件不被录用。

Registration


注册方式
通过点击按钮填写参会人信息,注册费及付款方式请见下文。

重要信息

为了大会议程的制定,每一个投稿至少有一名作者需要作为参会代表,2025年11月5日前完成至少一个注册,并负责已接受的投稿的展示。若未在此日期前完成注册,您的摘要将被撤回。
参会者需通过本会议官网的“注册”按钮在线注册并缴费。本次会议注册费将委托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进行收取。
仅在支付注册费后,参会资格才被最终确认。
中国地区的参会者在注册时请选择人民币(CNY)作为支付币种;中国以外的参会者请根据个人偏好选择其他币种进行注册。

发票开具

参会者如需开具会议发票,在您付款后,从2025年11月12号起,请点击此处提交申请。请使用付款时填写的手机号登录系统。
详细操作请见MCST'2025-发票开具指南
请注意:本月发票开具截止日期为11月25日,逾期可于下一个工作日12月1日中午前后继续开具。
如果任何问题,请您在付款完成后联系mcst2025@mdpi.com

Early Bird
Until 28 October 2025
Regular
Until 21 November 2025
Supported documents
正式代表 2000.00 CNY 2200.00 CNY
学生代表 1200.00 CNY 1400.00 CNY 请提供证明学生身份的相关材料
邀请报告人 1700.00 CNY 1900.00 CNY 请对应上传邀请函
业界参会者 2300.00 CNY 2500.00 CNY
Cancellation policy

退款政策

已支付注册费用的退款可按照以下条款进行:

会议1个月前申请

全额退款,但需扣除800元人民币的管理费用

会议3周前申请

退还50%的报名费用

会议2周前申请

退还25%的报名费用

会议前2周以内申请

不予退款

付款方式

电汇、信用卡

接受币种

人民币(CNY)、瑞士法郎(CHF)、欧元(EUR)、美元(USD)、英镑(GBP)、日元(JPY)、加元(CAD)和新加坡元(SGD)

Payment methods

Wire transfer, Credit card

Currencies accepted by this event

Swiss francs (CHF) ,  Euros (EUR) ,  US dollars (USD) ,  Pounds sterling (GBP) ,  Japanese yen (JPY) ,  Canadian dollars (CAD) ,  Singapore dollars (SGD) and Chinese yuan (CNY)

出版机会

  • Coatings 期刊发表机会

    诚挚邀请本次会议的参与者向 Coatings Journal((ISSN: 2079-6412,IF: 2.8, CiteScore:5.4,Ei Compendex) 会议特刊"Collection of Papers from the 2025 Material Coating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ymposium "投递完整论文,被接收的稿件将享有 20% 的文章处理费折扣(约人民币4200元)。
    请注意,如果您有 IOAP/协会折扣,会议折扣将与 IOAP/协会折扣叠加,但会议折扣不能与审稿人优惠券结合使用。
    所有提交的论文都将经过 MDPI 的标准同行评审程序,摘要应在论文首页注明引用和注明。


  • Materials Proceedings 发表机会

    欢迎您在会议结束后向 Materials Proceedings 期刊(EISSN 2673-4605)提交会议论文(4-8页),被接收后可免费发表
    投稿将在会议结束后开放,并于 2026年1月7日 截止。
    作者请在附信中注明该论文为 MCST 2025 会议论文。请仔细阅读期刊网站上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中规定的各项要求,并确保您的投稿符合这些要求。

    Materials Proceedings投稿的格式要求:
    - 标题
    - 全部作者姓名
    - 所属机构(包括完整邮寄地址)及作者电子邮箱地址
    - 摘要
    - 关键词
    - 引言
    - 方法
    - 结果与讨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MCST 2025 Proceedings 模版

会议奖项

本次会议设置最佳海报奖,经组委会评定后,将颁给口头报告与海报质量最高的稿件,获奖名单将于会议晚宴期间公布。
每位最佳海报展示奖的获奖者将有资格获得500元人民币与在Coatings期刊出版费50%折扣约人民币10000元

参展机会

作为组织方,我们非常期待打造一场沉浸式、富有洞见的涂层领域盛会。我们特别设立了多种赞助与展示机会,欢迎相关企业通过展台、展板等形式,展示涂层领域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包括科研测试设备与仪器)以及新产品。
请参阅以下参展手册,了解参会者信息及多样化的赞助方案,您可根据预算与期望曝光度选择最合适的合作方式。

如有意向或任何疑问,欢迎随时联系 mcst2025@mdpi.com

会场及交通信息

会场


本届会议将于武汉欧亚会展国际酒店举办。武汉欧亚会展国际酒店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核心区域,毗邻市政府与商务中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捷。酒店配备先进完善的会议设施,设有多个不同规格的多功能厅,能够满足各类国际会议、论坛、展览与商务活动的需求。酒店整体环境雅致宁静,客房舒适现代,可为参会嘉宾提供高品质的住宿体验。同时,酒店内部设有中西餐厅、健身房、商务中心等配套设施,为会议期间的接待、交流与休闲提供全方位保障。

基本信息
会场名称:武汉欧亚会展国际酒店—北京厅
地址:中国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金银湖路 20 号
联系电话:17762549687
邮箱:whouya@ouyahotels.com

会场地图


交通


乘飞机抵达
武汉天河国际机场距会场21公里
1.出租车
时间:约25–30分钟
费用:60–80元人民币
2. 地铁
天河机场站上车—乘坐地铁2号线佛祖岭方向—常青花园站—换乘地铁6号线新城十一路方向—金银湖站(C口)出站—步行230米到达
时间:约55–65分钟

乘高铁抵达
汉口站距会场8.6公里(推荐)
1. 出租车
时间:约20分钟
费用:40–50元人民币
2. 地铁
汉口火车站上车—乘坐地铁2号线天河机场方向—常青花园站—换乘地铁6号线新城十一路方向—金银湖站(C口)出站—步行230米到达
时间:约30分钟

武汉站距会场27公里
1. 出租车
时间:约46分钟
费用:65-75元
2. 地铁
武汉火车站上车—乘坐地铁4号线柏林方向—洪山广场站—换乘地铁2号线天河机场方向—江汉路站—换乘地铁6号线新城十一路方向—金银湖站(C口)出站--步行230米到达
时间:约1小时15分钟

武昌站距会场22公里
1. 出租车
时间:约42分钟
费用:50-60元人民币
2. 地铁
武昌火车站上车—乘坐地铁4号线柏林方向—钟家村站—换乘地铁6号线新城十一路方向—金银湖站(C口)出站--步行230米到达
时间:约55分钟

酒店预订


武汉欧亚会展国际酒店
住宿协议折扣价格价:
-大床房:每间每晚418元,含一份自助早餐;
-双床房:每间每晚438元,含两份自助早餐。

住宿预订
为方便与会人员住宿,本次会议提供专属酒店预订通道。请使用下方二维码进行房间预订。
本二维码仅限本次会议参会人员使用。


我们希望您在武汉会议期间的住宿体验尽可能舒适。为此,我们特别搜集了会场附近的一些酒店信息,供您参考和选择。请注意,这些酒店仅作为建议选项,会议主办方未与其达成任何优惠或预订安排。

请注意,以下所列价格仅供参考,实际房价可能会因市场情况变化而有所调整。

1. 武汉金银湖智选假日酒店(距离会场300米)
地址:武汉东西湖区金银湖路18号
大床房:每间每晚395元,含两份自助早餐
双床房:每间每晚370元,含两份自助早餐
预订链接

2. 麗枫酒店(武汉金银湖地铁站欧亚会展中心店)(距离会场800米)
地址:武汉东西湖区金银湖街金湖听语T10栋
大床房:每间每晚312元,含一份自助早餐
双床房:每间每晚334元,含两份自助早餐
预订链接

旅行信息

武汉,长江与汉水在此相拥,孕育出一座融汇千年文脉与时代脉搏的"江城"。作为中国地理中心的十字路口,它既是青铜器时代楚文化的发祥地,又是当代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引擎。在这里,百年老校的钟声与长江轮渡的汽鸣共鸣,市井巷陌的烟火气与国际都市的节奏共存,武汉用奔腾不息的江水和生生不息的活力,书写着属于内陆大城的独特叙事。

特色景点

黄鹤楼
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始建于三国时期,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众多传世诗篇。五层飞檐的楼阁矗立于蛇山之巅,登临远眺可将长江大桥与武汉三镇风光尽收眼底,是感受"白云黄鹤"千古意境的绝佳之处。
武汉长江大桥
"万里长江第一桥",1957年建成通车。大桥横跨长江天堑,连接龟蛇二山,桥头堡设有观景平台。作为新中国建设成就的重要象征,其雄姿已成为武汉最具代表性的城市景观之一。
湖北省博物馆
馆藏文物24万余件,尤以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郧县人头骨化石等珍贵文物著称。新馆建筑融合楚文化元素,常设展览系统展示长江中游地区灿烂的古代文明。

武汉大学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老图书馆、理学楼等15处民国时期建筑。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群依山而建,与樱花大道共同构成中国最美大学校园景观。


推荐路线
文化探秘线:湖北省博物馆➠东湖景区➠武汉大学➠昙华林
城市地标线:黄鹤楼➠长江大桥➠晴川阁➠汉口江滩
宗教建筑线:归元禅寺➠古德寺➠宝通禅寺
美食体验线:户部巷➠吉庆街➠万松园美食街

特色美食

油焖大虾是武汉夏夜美食顶流,选用清水养殖的鲜活小龙虾,剪头去虾线后,用啤酒、干辣椒、花椒、八角等猛火焖烧,酱汁渗透虾壳,虾肉紧实弹嫩,辣中带甜。吃时先吮壳再剥肉,最后拌一份凉面吸饱汤汁。万松园的“靓靓蒸虾”首创蒸虾配秘制蘸料,清淡派可选清蒸或冰镇做法。

热干面是武汉人过早的灵魂。碱水面煮熟后拌上香油防粘,吃前淋一勺浓稠的芝麻酱,撒萝卜丁、酸豆角、葱花提味,最后浇少量酱油和辣椒油。面条劲道弹牙,酱香醇厚微苦,搭配免费供应的蛋酒或清米酒,解腻又满足。热干面起源于码头工人快节奏的早餐需求,如今仍是街头巷尾最接地气的市井美味。

藕汤是由湖北“水八仙”之首的洪湖粉藕,与排骨、筒骨煨煮数小时,藕块拉出细丝,汤色浓白带粉,入口清甜回甘。武汉人秋冬必喝的家常汤,餐馆如董厨煨藕馆甚至用铫子(陶罐)炭火慢煨,藕香更醇厚。喝汤时记得蘸一点辣椒酱油,配炸藕夹更地道

武昌鱼是毛泽东诗句“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灵感来源,选用梁子湖鳊鱼,经典做法是清蒸,鱼身划柳叶刀,铺火腿、冬菇、笋片,淋鸡油蒸熟,肉质细嫩如蒜瓣。街头餐馆也流行干烧、酱焖等做法,鱼腹肥美无细刺,鱼汤泡饭堪称一绝。

合作伙伴

Sponsors and Partners

Media Partners

联系我们

会议秘书
李倩
赵园格
李丽
程欣媛 18086603623
赵博文
邮箱:mcst2025@mdpi.com
如有关于投稿、注册或赞助机会的咨询,欢迎随时联系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