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login first

Remote Sensing遥感科学研讨会

31 Mar 2023, Nanjing, Jiangsu, China

Remote Sensors, Data Acquisition and Processing, Remote Sensing Application
Bookmark
Bookmark event Remove event from bookmarks
Add this event to bookmarks
Contact Us

第八届国际传感器科学研讨会-中国分会
延期通知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地区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抗击疫情,目前仍然处于抗击疫情的重要阶段。为更好地为各地区专家和代表提供安全的学术交流环境,会议组委会经与各方讨论和协调,决定将原定于2022年11月14-16日举办的第八届国际传感器科学研讨会-中国分会延期至2023年3月29-31日召开,遥感科学研讨会由原定的2021年11月19日延期至2023年3月31日召开,会议地点不变。

延期通知文件在此下载

因会议延期给您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第八届国际传感器科学研讨会-中国分会组委会
2023年2月3日

研讨会简介及时间地点

会议一轮通知

会议二轮通知

会议三轮通知

会议四轮通知

会议五轮通知

Remote Sensing期刊将携手第八届国际传感器科学研讨会和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于2023年3月31日上午举办为期半天的遥感科学研讨会。届此机会,Remote Sensing期刊编辑部诚邀各位学者参加此次遥感科学研讨会,并与您的朋友,同事分享研讨会消息,在研讨会上交流最新的研究成果。

会议期间和会后,所有被接受的摘要都将以开放获取的形式上在Sciforum.net上开放获取。

被接受的摘要将有机会被邀请投稿至正式的会议论文集Engineering Proceedings,通过同行评审后正式发表。

我们诚挚地邀请本次会议的参会者将基于会议摘要的学术论文全文投递至Remote Sensing期刊。论文通过同行评审被接收后,将获得500瑞士法郎的发表优惠。此外,参会者还可将被接收的论文成果通过视频和图片的形式在Remote Sensing期刊的Photography Exhibition平台展出,进一步宣传学术成果。

location2023年3月31日

江苏南京,白金汉爵大酒店

研讨会主办、承办单位

主办单位:

MDPI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

承办单位: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

支持期刊:

Remote Sensing( ISSN: 2072-4292,IF 5.349

研讨会主席


居为民 教授
南京大学
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

主席简介:

居为民教授,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地理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1984年在南京气象学院(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农业气象专业本科毕业后在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任职,1995-2000年任职江苏省气象科学高级工程师、副所长。2001-2007年先后获得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地理系硕士、博士和博士后,2007年起在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任职,现为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居为民教授曾获得多个省部级和厅局级奖项,比如:中国农业科技奖一等奖、江苏省气象局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凃长望青年气象科技二等奖等。他的研究方向为生态环境遥感、遥感模型数据同化、生态系统碳水耦合循环模拟、气候变化影响评估。


张永光 教授
南京大学
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

主席简介:

张永光教授,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和首届“李小文遥感科学奖”获得者。主要从事植被叶绿素荧光遥感 和陆地碳循环研究,建立了基于植被荧光遥感的生态系统GPP和最大羧化率遥感反演新方法。发表论文50余篇,论文发表在ScienceNature, Nature Ecology&Evolution, PNAS, Global Change Biology,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等期刊上,承担和参与重要科研项目10余项。

1999-2010年先后在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获得学士学位、北京师范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2009-2015年先后在亚利桑那大学/美国农业部西南流域研究中心获得博士后学位、任德国慕尼黑国防军大学水文科学研究所的访问学者、在德国地学研究中心(GFZ)/柏林自由大学获得博士后学位;2015年起在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咨询委员会

戴永久院士,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中国

Prof. Dr. Ioannis Gitas,塞萨洛尼基亚里士多德大学,希腊

李增元研究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

翁齐浩教授,印第安纳州立大学,美国

学术委员会

曹林教授,南京林业大学,中国

陈广生教授,浙江农林大学,中国

程洁教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

陈富龙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

陈锟山教授,桂林理工大学,中国

陈奕云副教授,武汉大学,中国

段洪涛教授,中国科学院,中国

焦李成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

Prof. Dr. José A. Sobrino,巴伦西亚大学,西班牙

雷涛教授,陕西科技大学,中国

陆灯盛教授,福建师范大学,中国

刘瑜教授,北京大学,中国

李雪草教授,中国农业大学,中国

凌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

马轩龙研究员,兰州大学,中国

马耀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国

庞勇研究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

秦凯教授,中国矿业大学,中国

邱玉宝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

任政勇教授,中南大学,中国

孙显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中国

苏艳军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

汤秋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

Prof. Dr. Timo Balz,武汉大学,中国

王琦教授,西北工业大学,中国

王伦澈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

吴欢教授,中山大学,中国

肖雄武副研究员,武汉大学,中国

谢欢教授,同济大学,中国

袁强强教授,武汉大学,中国

张立福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中国

张永强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

周国清教授,天津大学,中国

周纪教授,电子科技大学,中国

研讨会主题

  • 遥感,数据采集和处理
  • 遥感应用

研讨会征文要求及投稿

大会投稿
  • 与上述主题相关的研究报告、研究进展、前沿介绍,包括主题报告、邀请报告、口头报告与墙报介绍。
  • 请点击网页最上端右上角Log In注册投稿账户,然后回到本界面,点击下方投稿通道按钮,提交一份150-250字的中文或英文摘要。
  • 提交摘要的截止日期是2023年3月10日。您将最晚于2023年3月15日收到关于接受摘要并在大会上进行口头展示或墙报展示的通知。

墙报展示
  • 墙报的尺寸限制为80厘米x140厘米竖版墙报。请在会议前把墙报打印出来。
论文发表
  • 会议期间和会后,所有被接受的摘要都将以开放获取的形式在Sciforum.net 上在线获取。
  • 被接受的摘要将有机会被邀请投稿至正式的会议论文集Engineering Proceedings,通过同行评审后正式发表。
  • 我们诚挚地邀请本次会议的参会者将基于会议摘要的学术论文全文投递至Remote Sensing期刊。论文通过同行评审被接收后,将获得500瑞士法郎的发表优惠。
  • 此外,参会者还可将被接收的论文成果通过视频和图片的形式在Remote Sensing期刊的Photography Exhibition平台展出,进一步宣传学术成果。
  • Remote Sensing期刊已被SCIE收录,文章可在Scopus, SCIE (Web of Science), Ei Compendex, AGRICOLA, GeoRef, Astrophysics Data System, Inspec, dblp等数据库检索,最新影响因子为5.349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2021)。根据中科院分区升级版(18个大类学科),刊物晋级为2区Top期刊。

大会及研讨会注册缴费

会务组在代表报到时现场提供:会议资料袋、电子版会议论文集、笔、本子、参会代表胸牌、会议期间餐卷,及注册费发票。
注册费标准见下表:

注:
1)注册费可在网上与现场缴纳。
2)网上缴纳请点击下方“缴费通道”链接,系统自动连接南京大学收费平台,根据“缴费通道”按钮左上角的支付流程说明进行相关操作。
3)学生仅限于全日制在读学生,须提供在籍学生证或其扫描件。
4)请注意,为了大会议程的制定,每一个投稿至少有一名作者需要作为参会代表,完成至少一个会前注册,并负责已接受的投稿的展示和发表。早鸟注册截止日期为 20228月31
5)缴费说明请参考支付流程


取消政策

只有支付了注册费后,方可参加会议。由于参会者数量限制,当付费注册人数达到最大限额时,未付费注册将被取消。

根据下列条款可取消付费注册:

3月20日(含)前

扣除300元后退还余款

3月20日后

概不退费

免责声明

如果MDPI认为有必要取消会议,所有预付的注册费将被退还。MDPI不负责补偿参会代表的差旅或住宿安排等费用。

如果您参加了本次会议,您将授予活动主办方使用摄影/视频拍摄图像的权利,以及用于筹款、宣传或其他目的的图像复制或改编,以帮助实现会议的目标。这可能包括(但不限于)在其印刷和在线宣传、社交媒体、新闻稿和资金申请中使用它们的权利。

大会初步议程

联系我们

陈云龙:ylc@nju.edu.cn; 13851880398
赵伟伟:zww@nju.edu.cn
韩晓雨:15725086069 (微信同号)
吴嘉文:i3s-cn@mdpi.com(投稿、招商、酒店咨询)

招商手册

本次会议诚挚邀请国内外传感器领域和遥感领域的企业及组织共同参与,希望能通过这次会议让更多的学者了解贵公司的最新产品,技术及研发,为共同促进中国传感器科学和遥感科学的发展做出努力。

更多赞助详情,请联系会议秘书处。

主要报告人

邱玉宝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报告人简介:

邱玉宝,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 数字环境研究室主任,学术建设委员会委员(2021.9-2026.8);从事微波遥感、冰雪及北极环境遥感、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数据科学等研究;负责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国际合作重点项目、中科院先导A类子课题等多项国家/省部级课题,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第一届 “ScienceDB科学数据奖”个人成就奖等。近5年来发表论文80余篇,获发明专利8项,参与编写书4部。现担任RS,IJDE, BEDJ等期刊编委;任数字丝路(DBAR)国际科学计划 秘书处长及高寒区(HiMAC)工作组共同主席;国际地球观测组织(GEO)寒区环境监测计划(CRI - www.geocri.org) 客座研究员(2019.5~2024.4);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数字极地专业委员会 秘书长(2021.4~至今);国际科技数据委员会(CODATA)中国全国委员会, 青年委员(2014~至今);曾任职于国际地球观测组织(GEO)秘书处科技官员(2012.3-2015.2)。

报告题目:
Atmospheric correction to space-borne passive microwave remote sensing
被动微波大气影响及校正应用研究

报告简介:星载微波辐射观测在水文、农业和气象应用及全球水和能量循环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可有效地提升地面观测时空分布,在反演算法过程中,大气影响往往被忽略,然而大气中的水汽、云中液态水和降水等介质影响着辐射传输,尤其对Ka和Ku等相对高频波段的微波信号影响较大。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大气水汽和云中液态水带来不同的大气下行辐射(微波大气透过率)的变化,且受大气状态调节,为定量化解决微波大气影响的问题,报告将介绍在微波大气影响分析、模型和实验观测验证、积雪反演中大气影响校正技术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段洪涛 教授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报告人简介:

段洪涛,曾荣获中科院院长特别奖(2007),全国青年地理科技奖(2013)、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2016)等荣誉称号。2016年获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支持。长期从事湖泊水色遥感研究,已主持国家水专项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1项),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性项目(2项)等,作为子课题负责人或者课题骨干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国家支撑计划、国际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高分专项、水专项等科研任务。目前发表SCI论文70余篇,含II区以上30篇;第一/通讯作者SCI论文20余篇。

报告方向:湖泊水环境关键参数遥感模型构建与应用

报告主题:遥感科学及应用

报告简介: 湖泊(含水库)提供了中国近7亿人口集中式饮用水,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和“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重要组成部分,在区域和全球碳氮磷等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湖泊遥感作为一门新型交叉学科,是湖泊科学和遥感科学的重要分支。该报告瞄准湖泊生态环境问题和国家需求,围绕水环境关键参数,开展水体光学特性和机理、模型构建和验证、以及应用研究等工作。


樊磊教授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报告人简介:

樊磊,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导,中科院遥感地球所与法国农科院联合培养博士,法国农科院博士后。参与研发了被动微波卫星植被含水量产品(L-VOD)及基于L-VOD的全球森林碳储量年际产品。专注于利用微波遥感段估算森林碳储量及其对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的响应,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Nature Geoscience, Nature Plants,Science Advances,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期刊论文多篇。

报告题目:基于L-VOD的全球森林碳储量监测研究进展

报告简介:低频被动植被光学厚度产品(L-VOD)具备频率低、穿透力强、不受云雨天气影响、对森林碳储量变化敏感等优点。L-VOD产品已被应用于全球森林碳储量的时空变化监测研究中,并取得系列进展。

Top